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一、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
1.培养目标
培养社会责任感强,具有高尚品质、国际视野、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,系统掌握网络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、专业知识、基本技能和方法,熟悉IT领域相关的人文、伦理、环保、法律、法规、标准及工程管理、项目决策等知识,具备复杂工程问题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,能在IT行业从事计算机网络及相关领域的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运维和管理等工作,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网络工程技术人才。
2.培养规格
(1)掌握高等数学、线性代数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、离散数学、计算机电路、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程序设计、数据结构与算法等基础知识。
(2)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原理及应用、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、网络安全技术、路由与交换技术、网络程序设计、网络工程设计等专业知识。
(3)掌握外语、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、专业论文写作、相关法律、法规、标准及工程管理、经济决策等知识。
(4)具备应用数学、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,识别、表达、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网络工程问题的能力。
(5)具备针对复杂网络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,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、电路的能力、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网络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。
(6)具备针对复杂网络工程问题,开发、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、资源、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。
(7)具有一定的沟通、人际交往、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能力,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,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,同时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,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。
(8)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、社会责任感,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,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。
(9)能够对技术方案进行科学评价、合理选择、正确决策,并掌握创新方法和专业技能,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。
二、学制与修业年限
学 制:4年
修业年限:4-6年
三、毕业学分与学位授予要求
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,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修完有关课程,获得158学分以上,其中普通教育课50学分,专业基础课42学分,专业必修课54学分,毕业实习6学分,毕业论文(设计)6学分,符合毕业条件者,准予毕业,颁发毕业证书。符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》及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关于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,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
四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程 (见附件2)
五、课程信息统计(见附件3)